蝴蝶兰:兰中皇后的养生密码
在药用观赏植物世界中,有一味兼具高雅观赏与养生价值的药材——蝴蝶兰。它不仅是兰科植物中的'皇后',更是民间常用的养生佳品。从《台湾药用植物志》到现代养生著作,这种形似蝴蝶的兰花在滋阴润肺方面的功效逐渐被认可。
图片
01
科属与别称
蝴蝶兰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兰科(Orchidaceae)蝴蝶兰属(Phalaenopsis),这一属植物全球约有70多种,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。
别称:最常用的名称是'蝴蝶兰',因其花朵形似飞舞的蝴蝶而得名;在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中记载为'蝶兰';在东南亚地区被称为'蛾子兰';在台湾称为 '台湾蝴蝶兰' ;而《海南植物志》中记载的 '海南蝶兰' 则强调其产地。还有 '皇后兰'、'洋兰' 等别称,都体现了其观赏价值。
图片
02
形态特征
蝴蝶兰为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。茎短,被多数扁平的肉质叶基所包藏。气生根发达,肉质,圆柱形,表面灰白色或绿色,具有光合作用功能。
叶基生,肉质,宽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,长10-30厘米,宽3-10厘米,先端钝圆或具短尖,基部收狭为抱茎的鞘。叶面深绿色,有光泽,常带有银灰色的斑纹,背面淡绿色。叶片排列紧密,呈两列互生。
总状花序腋生,长30-80厘米,具多数花;花大,直径5-10厘米,白色、粉红色、黄色或具斑纹;萼片离生,花瓣状;花瓣与萼片相似,唇瓣3裂,基部具距和胼胝体。花期长,可达2-3个月。其形似蝴蝶的花朵是识别蝴蝶兰的最主要特征。
其肉质叶片、气生根和蝴蝶状花朵构成了蝴蝶兰独特的形态特征。
图片
03
生长环境
蝴蝶兰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,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台湾、海南、云南南部等地,现世界各地普遍栽培。
从生长条件看,蝴蝶兰喜高温高湿的热带气候,生长适温为20-30℃,冬季温度不低于15℃。喜散射光环境,忌阳光直射。作为附生兰,常附着于树干或岩石上生长,要求通风良好、空气湿度高的环境。
栽培需用疏松透气的基质,如树皮、水苔等。采收以花期采摘花朵或全年采叶为主,鲜用或阴干备用。
图片
04
功能作用
蝴蝶兰在《台湾民间药用植物志》等有记载。传统经验认为其性微寒,味甘、淡,归肺、胃经,具有滋阴润肺,清热解毒,生津止渴的功效,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嗽、咽喉肿痛、口干舌燥等症。
研究表明,蝴蝶兰含多糖、黄酮类、氨基酸等成分,具有抗氧化、抗炎、增强免疫力等作用。其提取物在护肤品中也有应用,具有保湿、舒缓功效。
图片
05
中药药方
蝴蝶兰在民间养生中应用较多,以下是几个常用方法:
蝴蝶兰润肺汤(民间验方):鲜蝴蝶兰花5朵,冰糖适量,炖服。主治肺燥咳嗽。
蝴蝶兰养生茶(现代用法):干蝴蝶兰花3克,蜂蜜适量,冲泡代茶。用于咽喉不适。
蝴蝶兰外用方(民间用法):鲜蝴蝶兰叶捣烂外敷。治轻微烫伤。
图片
家庭养生用法:
花茶饮用:干蝴蝶兰花2-3朵,沸水冲泡,可加入冰糖调味
汤品添加:鲜蝴蝶兰花适量,加入汤中同煮
观赏养生:室内摆放,调节心情,净化空气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建议仅供参考。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九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